昭通地處低緯高原,立體氣候特征與馬鈴薯原產地南美安第斯山脈極其相似。由于晝夜溫差大,光照時間長,這里盛產的黃心土豆不僅淀粉含量高、食味好、營養(yǎng)豐富,而且具有高產、優(yōu)質、抗病、適應性強的特點。據(jù)統(tǒng)計,昭通市馬鈴薯種植面積常年保持300萬畝以上,鮮薯產量達320萬噸,占全省的三分之一,是名副其實的“世界馬鈴薯高原種薯之都”。
昭通市魯?shù)榭h東南部,海拔2200米的山上氣候溫涼,是適合馬鈴薯生長的絕佳地帶。隨著鋤頭一起一落,金黃的馬鈴薯露出小腦袋,村民捧起一捧撣去泥土,放進身后的籃子里。
“吃洋芋,長子弟。”朗朗上口的童謠透著云南人對馬鈴薯的偏愛。在云南,洋芋的吃法有很多,其中,切薄片油炸后蘸上調料就成了有名的零食——土豆片。
“嚕咪啦”各式口味土豆片在拼多多熱銷。
2024年,一款來自昭通魯?shù)榈耐炼蛊诰W上爆火。香菜味、折耳根味、舂雞腳味……這些滿是云南元素的口味抓住了消費者心理,讓“嚕咪啦”這個有著29年歷史的薯片品牌快速出圈。借助拼多多“百億補貼”“千億扶持”等專項支持,以及對薯片工藝改良的建議,“嚕咪啦”打開全國市場,走出云貴高原,走出差異化競爭路線。
3分鐘擺上零食桌
上世紀90年代,烏蒙山區(qū)尤其是魯?shù)閺V泛種植了一種優(yōu)質土豆品種——“米拉”。該品種具有高抗晚疫病、淀粉含量高等特點。雖然資源豐富,但魯?shù)榈貐^(qū)的馬鈴薯一直以初級農產品形式銷售,產業(yè)附加值低。
1996年,本來有一份穩(wěn)定工作的李斌看到了馬鈴薯的商機,當即決定辭職,以魯?shù)楫數(shù)禺a的米拉洋芋為主要原料,辦起了馬鈴薯深加工工廠。“取地名第一個字‘魯’加洋芋品種‘米拉’就是品牌名字的來源,再加上希望人人都能吃到的愿景,我們在幾個字基礎上加了偏旁‘口’,‘嚕咪啦’品牌便誕生了。”李斌說。
7月,村民們正在地里采挖新鮮土豆。
最初的工廠很簡陋,紅磚建起的廠房,外墻甚至沒修飾。每天,當?shù)夭少彽鸟R鈴薯運回工廠,由工人挨個削皮、切片、油炸,裝袋。1996年到2004年的8年里,“嚕咪啦”銷售生產兩不誤。在銷售端,工作人員一包包推銷,一家家上門,從鄉(xiāng)鎮(zhèn)到縣里再到州市、省會,一點點打開市場,從一開始的商店,慢慢鋪開到商超,到2004年,“嚕咪啦”走出云南,打開了貴州、四川等周邊市場。
在生產端,李斌不斷外出考察,與科研院所聯(lián)合開展研發(fā),在設備改造和工藝提升上下功夫,提升生產線智能化水平。“比如從前土豆片含油量只能依靠人工經驗,有了智能化設備后,設定一個參數(shù),含油量超標系統(tǒng)便會報警;從前薯片生產出來有浮片,只能依靠手工揀,增加了光學分揀機后能精準挑選,確保每片薯片沒有瑕疵和疤痕。”
2004年到2009年,隨著市面上土豆片品牌不斷增多,“嚕咪啦”自主擬定企業(yè)標準并嚴格按照標準執(zhí)行。例如在包裝環(huán)節(jié),引進設備抓取薯片裝袋,以每袋40克為標準,誤差不超過2克且只允許有正偏差。
產品、市場穩(wěn)定了,“嚕咪啦”在當?shù)刂饾u打出了名氣。2017年,“嚕咪啦”成立電商部,開拓線上路線;2019,品牌入駐拼多多,銷售額逐年遞增;2024年,確定“云貴薯片 中國味道”的戰(zhàn)略定位,知名度不斷打響。
現(xiàn)在的“嚕咪啦”生產線實現(xiàn)了現(xiàn)代化、智能化。和剛成立時每個環(huán)節(jié)都要工人操作的傳統(tǒng)加工廠相比,現(xiàn)在一個土豆經歷去皮、切片、洗片、熱漂、油炸、包裝等系列環(huán)節(jié)成為一袋面向消費者的土豆片,只需要3分鐘。從前1人1小時僅能包裝10件土豆片,現(xiàn)在的機器設備1分鐘能包裝1件。李斌說,公司2016年從美國、日本引進的薯片生產線設備,在當時屬國內首家。
土豆地里長出“合伙人”
7月的魯?shù)椋幌掠甑臅r候,連片的馬鈴薯地里穿梭著村民們挖土豆的身影。
市面上的薯片分為兩種,一種是鮮切薯片,一種是馬鈴薯混合淀粉壓制而成的復合薯片。“嚕咪啦”一直走的是鮮切薯片賽道,因此新鮮馬鈴薯是重要原料。而“嚕咪啦”能建成土豆片三分鐘加工線,除了技術升級,更重要的秘訣就藏在這片地里——標準統(tǒng)一。按照公司要求,制作“嚕咪啦”薯片的馬鈴薯要易削皮切片、個頭均勻。
自有種植基地不能完全滿足生產需求,“嚕咪啦”開始與周邊村民簽訂合作協(xié)議,村民們成了“嚕咪啦”在地里的“合伙人”。
魯?shù)榭h江底鎮(zhèn)仙人洞村村民吳豐文表示,馬鈴薯種植一直以來都是村民的主要收入來源。從前村民們種的馬鈴薯除了自己吃,只能拿到集市賣,但受病害和自然因素影響,價格、產量都不穩(wěn)定。“嚕咪啦”和村民們合作后,村民們不僅解決了溫飽,更解決了收入來源問題。
2011年,在外務工的吳豐文看到產業(yè)發(fā)展越來越成熟,也回鄉(xiāng)種起了馬鈴薯,成了“嚕咪啦”的原料供應人之一。“嚕咪啦”電商負責人表示,與農戶合作后,種植上,公司從品種、病害防治等方面進行全方位指導;價格上,收購的土豆都隨行就市,在土豆跌破市場價時,以保底價采收,為種植農戶兜底。
“我們現(xiàn)在種植的品種云薯304就是‘嚕咪啦’的專用品種,黃皮黃肉、表皮光滑、芽眼淺、食味好、產量高。我們家80畝地畝產約2噸,年收入超10萬元。如果不是‘嚕咪啦’,也許我也還在打工。”吳豐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