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最近幾年時間,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是相當迅速的,技術產品迭代之快,讓當年的手機行業都望塵莫及,很多小伙伴也選擇了購買新能源汽車,這讓新能源汽車成為了絕對意義上的朝陽產業,而且新能源汽車取代燃油車的大趨勢也已經不可逆了!但是在當下,買新能源汽車還是有一些講究的,至少有一些“坑”是要避開的……

小編在2022年年底購買了一輛40萬級別增程式電動車產品,當時這款車剛剛發布售價,小編就下單、鎖單,最終成為了該車型在蘭州的第一輛訂單,小編也成為了該車主在蘭州的第一批車主,最快提到了這款車。現在時間已經快要過去3年了,如今小編又想換一輛其他品牌的純電大型SUV,就需要將這臺不到三年、里程不足5萬公里、沒有事故的車賣出去,結果普遍報價,基本都沒有超過20萬元的。也就是說,不到3年的時間里,這款車虧了20萬元,而且當時連什么優惠和權益都沒有,所以虧得更多。

所以在損失了接近一輛Model 3之后,我們也頓悟了,結合最近兩年對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套路”的研究和了解,我們認為還是有必要給大家一些警示,這些新能源汽車,不要急著買!
首先就是剛上市的新車。現在很多新能源汽車上市,都會搞一些小訂訂單過萬、大訂過幾萬的宣傳,好像下單晚了就沒有,小編當年買車,也是有這方面的考慮。但實際上,大家可以這樣想,除了像小米SU7和小米YU7這樣絕對暢銷的新車,下單晚了的確會導致提車周期拉長很多之外,其他品牌的新能源汽車,基本上都不存在這樣的問題。

所以第一批提車的用戶,后面就要看著這款車的價格,因為市場競爭和內卷的關系,一點點下降,尤其是一些銷量并不是非常給力,時常需要通過降價來推動銷量的汽車廠商和品牌,而且有些新能源汽車上市之后,還會集中暴露一批品控和設定方面的問題。所以如果不是那種對車輛需求特別急的情況,我們都奉勸大家不要急著下單,還是先觀望一段時間,又不是什么限量版高奢物件,只要產品品質好,啥時候都能買得到。

其次就是買新能源汽車,一定要去試駕!現在很多小伙伴,在購車的思維上,和買手機都差不多了,那就是在網上看了一些測評、廠家的宣傳之后,直接就下單了,然后連基本的試駕都懶得去,就等著提車了。
實際上,這是買車的大忌!因為很多評測和廠家的宣傳,都帶有一些人家的主觀感受和宣傳需要,和我們自己的駕駛感覺完全不一樣。就像有些博主說一款中大型SUV沒有電動踏板,上下車也很輕松,結果買回來一開,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人家博主、模特身高1米8,小編1米7,身高差了10厘米,感受完全不一樣。

而且像智駕、動力這些東西,大家的需求和體感也是完全不一樣的,宣傳和實際表現也完全是兩碼事,所以大家買車之前,一定要試駕一下,不要太懶了。
最后購買新能源汽車,對自己比較看重的功能,一定要上頂配。很多小伙伴在買車的時候,有時候為了省錢,就會放棄一些功能和硬件,哪怕這些硬件和功能是自己看重的,這樣的車買回來之后,總會有一種“殘缺感”,用起來不舒服。
就像小編買車的時候,本身對于駕駛輔助有需求,但是最終只買了一輛帶高速NOA的車型,現在這個品牌頂配車型的城市NOA已經是頭部水平了,當時那批高配車都已經收到了推送,高高興興用起來了,但是小編只能在后悔中,看著車輛一天天貶值。

所以在能夠接受的范圍內,最好上硬件比較頂的車款,這樣未來廠家進行新功能OTA的時候,都能被照顧到,而買車低配車型,可能就只能看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