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球電動汽車市場相較2024年持續升溫,但增速較前幾年顯著放緩。
CleanTechnica的數據顯示,今年前5個月,全球電動汽車(包括純電動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累計注冊量達718.9萬輛,同比增長25%。

單就5月份的注冊量來看,全球電動車市場的新車注冊量達1,630,402輛,同比上漲22%。其中,純電動汽車同比增長19%,注冊量超過100萬輛,占比65%;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則增長更快,注冊量同比增長28%達50多萬輛。
整體來看,當月電動汽車占據全球汽車市場25%的份額,較去年同期增加5個百分點,較4月份也上漲了3個百分點。隨著6月傳統銷售旺季的到來,全球電動汽車的市場份額有望進一步提升。

特斯拉Model Y重回榜首,銷量卻仍在下滑
盡管注冊量同比下滑19%,特斯拉Model Y依然在5月以約7.5萬輛的成績重登全球電動汽車銷冠寶座,從而取代了比亞迪宋(海外市場也稱海豹U),后者注冊量同比下降11%,至約5.6萬輛。
這兩款“老將”雖然依然在電動汽車市場上保持強勁的存在感,但都面臨明顯的增長壓力。如果不是比亞迪宋在海外市場(如歐洲、巴西等)的銷量為其提供了一定支撐,其排名可能會進一步下滑。
值得關注的是,特斯拉Model Y在3月推出煥新版車型后市場積極反饋有限,4月的注冊量仍然大跌29%,5月雖略有恢復,但仍下跌19%。如果6月仍不能扭轉頹勢,那么特斯拉在全球電動汽車市場的統治地位將岌岌可危。
更為嚴峻的是特斯拉Model 3的處境,5月份該款車全球注冊量同比大跌29%,僅約3.3萬輛。在車型更新緩慢、新競爭對手不斷涌現的背景下,該款車面臨日益激烈的競爭壓力,包括部分消費者也轉向更新的Model Y。
吉利星愿躍居季軍,中國電動車霸榜
5月份,吉利星愿憑借創紀錄的38,715輛注冊量奪得第三名,值得一提的是,這已是該車型連續第五個月刷新月度銷量紀錄。這也使其成功擊敗其直接競爭對手比亞迪海鷗(海外市場也稱海豚Mini/Surf),后者以約800輛的微弱銷量差距位列第四。
值得注意的是,吉利星愿目前仍以國內市場為主,并且仍在繼續提高交付量,若未來加快出口步伐,甚至可能挑戰榜首。
而比亞迪海鷗也并非坐以待斃,隨著該款車逐步進入歐洲市場,預計海外銷量將陸續增加。這兩款中國微型電動車將在特斯拉“失速”期間爭奪前三席。
此外,比亞迪的海獅05注冊量攀升至1.5萬輛,首次進入全球前20榜單,這也使得比亞迪在5月全球電動汽車注冊量TOP20榜單中獨占10款車型,占據“半壁江山”。

在前20名之外,零跑C10以13,567輛的注冊量成績位列第21,距離入榜僅一步之遙。榜單第20名大眾ID.4則是國際傳統車企中唯一上榜的車型,傳統車企旗下第二暢銷的電動車型是大眾ID.3,5月注冊量為10,976輛,遠遠落后于來自中國的新車型,如問界M8(注冊量為12,116輛)和比亞迪海獅07(注冊量為11,866輛)。
值得關注的是,在5月全球電動汽車注冊量Top 20榜單中,除了兩款特斯拉車型和大眾ID.4外,其余全部是中國車型。鑒于下半年中國汽車市場通常會更為強勁,而大眾在中國的業務仍處于低迷狀態,因此即便是大眾ID.4也有可能會被踢出榜單,從而使得榜單前二十名完全由中國車型和特斯拉占據。
1-5月榜單:“鐵三角”格局不變,但變數漸顯
就今年前五個月的累計注冊量來看,排行榜前三依舊由特斯拉Model Y、比亞迪宋、特斯拉Model 3占據,延續了自2022年以來的“鐵三角”格局。鑒于目前特斯拉Model 3相較第四名比亞迪海鷗之間仍然有著2.5萬輛的銷量差距,預計到年底前三甲依然不會發生變化。
不過隨著中國新勢力持續發力,前三甲之外,變化已悄然發生。比亞迪海鷗和吉利星愿均展現出強勁增長勢頭,對特斯拉Model 3構成潛在威脅。此外,理想L6和吉利熊貓mini的名次分別攀升至第11位和第12位。另外,比亞迪的產品陣容中有很多車型的排名也在上升,其中海豚躍升了3位至第15位,元UP攀升至第18位,比亞迪宋L加入了榜單排在第19位。
小型車的熱潮還反映在五菱繽果的上升中,其已躋身全球第17位,進一步印證微型純電車型正在全球范圍內受到歡迎。
品牌爭霸:吉利持續攀升,特斯拉市場份額腰斬

從品牌層面來看,5月份,全球銷量前三為比亞迪、特斯拉和吉利。比亞迪以近35萬輛的體量繼續穩居榜首,銷量約為特斯拉的三倍。不過,盡管總量領先,比亞迪在中國本土市場增長趨緩,后續能否持續高速發展,將取決于海外市場的拓展速度。
特斯拉5月銷量同比下降24%至11.15萬輛,但仍然以微弱優勢從吉利手中奪走了亞軍的位置。但吉利的表現仍然可圈可點,憑借在中國市場強大的車型組合,以及目前在出口市場邁出了第一步,吉利在5月份再次取得了創紀錄的成績,注冊量為104,120輛,繼續在挑戰比亞迪的統治地位并超越特斯拉的道路上一路狂奔。
從市場份額來看,吉利的進步也很矚目。一年前,吉利以7.9%的市場份額排名第三,現在增長了3.4個百分點至11.3%,已躍居第二。這與特斯拉的情況幾乎相反,特斯拉在同一時期的市場份額下降了3.6個百分點。
吉利之外,零跑的注冊量也連續創下新紀錄。5月份,該品牌交付量同比暴漲148%,超過4.5萬臺,成為目前中國最暢銷的電動汽車新勢力。問界則憑借M8車型的亮眼表現,以逾3.6萬輛的成績躍升至品牌榜第九;小米也被寄予厚望,預計到年底其月將達5萬輛,將給零跑帶來壓力。
在榜單后半部分,我們看到深藍和福特重新躋身榜單,其中福特受益于歐洲業務的銷量增長,在美國市場預計也將迎來一波強勁需求,因為美國消費者急于在關稅提高和電動汽車補貼取消之前購買電動汽車。
小結:新能源格局重塑,更多國產品牌崛起
從2025年5月的數據來看,全球電動車市場正在經歷一場深刻的變革。特斯拉不再是遙不可及的神話,國產品牌迅速崛起,特別是微型電動車和新勢力的爆發,正在重塑全球電動汽車市場格局。比亞迪繼續領跑,吉利奮起直追,零跑、問界等新興品牌強勢登場,而特斯拉、大眾等傳統強者則被迫進入守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