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威只賣長續航,真混動!”
一句話點明了當下大眾所需、市場所向,更解釋了:為什么“超級混動看榮威”?

2024年中國插混車型銷量突破300萬輛,同比增長超50%的亮眼數據下,是車型在核心配置、續航能力與能耗控制上悄然“減配”的事實。
當價格戰逐漸成為部分品牌搶占份額的“捷徑”,卻用領先同級的160km長續航、“真混動”技術和市場主流配置,通過DMH 6.0超級混動系統的深度研發趟出一條更具長遠價值的路。

而榮威自信表態的背后,是上汽集團12年磨一劍的堅持和底氣,更是榮威對用戶體驗的堅定承諾。
官方認證背書:兩大國家科技獎,筑牢DMH技術權威性
“官方認證”始終是用戶心中的“定心丸”,而榮威DMH超級混動系統恰好手握兩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為其技術實力寫下最有力的注腳。
2017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授予了榮威eRX5搭載的插混技術——這套技術首創“多擋雙電機串并聯構型”,打破了當時外資品牌在混動構型設計上的壟斷局面。

時隔六年,202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再度花落上汽,此次獲獎的是上汽自研的長壽命、高安全磷酸鐵鋰動力電池技術,在提升電池能量密度的同時,大幅降低熱失控風險。

如今,榮威M7 DMH搭載的19.7kWh動力電池,不僅支撐起160km的同級最長純電續航,更實現了“全球累計40萬塊電池零自燃”的行業紀錄。
DMH 6.0如何打破混動技術的“不可能三角”?
混動技術的核心矛盾,始終是“能耗、性能、靜謐性”的“不可能三角”,而榮威DMH 6.0則通過硬件革新、軟件賦能等創新突破,將這一矛盾破解。

作為整臺車的“心臟”部分,榮威DMH 6.0 的發動機就像“會過日子的大力士”,既能少喝油,又能出大力。
1.5L混動專用發動機在動力參數上絲毫不遜色于友商:最大功率82kW、最大扭矩135N?m,比秦 L 的 74kW/126N?m(DM-i)分別高11% 和7%,比銀河A7的 82kW/136N?m(EM-i)扭矩略低但功率持平,保證動力不肉的情況下,能耗表現卻更優。

榮威全棧自研的混動專用發動機,擁有16:1超高壓縮比,讓每一滴油燃燒都更加充分,同時EGR廢氣再循環達30%以上,加上25項減少摩擦優化,實現行業量產最低的0.27bar超低摩擦功,將能量損耗降到最低。
除此之外,整套系統還有一個強大的“中央決策大腦”——行業首創的21合1混動管理系統PICU。

高度集成的好處是“反應快”,運算效率提升了50%,動力響應快至0.26秒;其次是“算得準”,通過AI軟件算法智能且精準地調整油電分配策略。
雖然DMH、DM-i、EM-i都是采用P1+P3雙電機,榮威DMH創新研發P1電機與發動機同軸布置,對比DM-i、EM-i的平行軸設計減少了一組傳動齒輪,從而使運行更平順,靜謐性大幅提升,化解了“動力與靜謐性”的矛盾。

橫向對比:DMH vs DM-i vs EM-i,混動技術該怎么選?
榮威DMH 6.0、比亞迪DM-i 5.0、吉利EM-i 2.0堪稱中國混動第一梯隊,三者的技術路線差異直接決定了用戶體驗的不同。
比亞迪DM-i 5.0是“穩”字當頭的家用優選,但長途出行動力是明顯短板,核心邏輯是“以電為主、以油為輔”,最大優勢在于“成熟度”與“低速平順性”。
在低速場景下,以秦L為例,行駛質感接近純電車,起步平順、沒有頓挫,很符合家庭用戶對“舒適”的需求。但核心問題在“動力疲軟”與“高速銜接體驗”。秦L搭載的1.5L發動機最大功率僅74kW,P3電機功率160kW,整套系統的動力輸出偏向“夠用”,高速虧電工況需要急加速超車時,發動機直驅與電機協同的銜接會有明顯延遲。

與DM-i的“穩”不同,吉利EM-i 2.0偏向“性能優先”的動力派,其核心優勢集中在“動力響應”與“高速表現”。銀河A7 150km版本搭載的P3電機功率高達175kW,比DM-i 5.0(160kW)、DMH 6.0(137kW)都高,且發動機功率也達到了82kW,無論是起步時的推背感,還是高速超車時的動力儲備,都明顯更優,適合對駕駛體驗有一定要求的用戶。
同時,EM-i 2.0的高速直驅邏輯更激進——當車速超過60km/h,發動機就能介入直驅,且直驅時的轉速控制更細膩,與電機的協同銜接比DM-i更順暢,高速巡航時的動力輸出更線性。但“性能優先”的代價是油耗與使用成本會略微上升,而且還會隨著用戶對于駕趣追求的程度而提升。

三者對比之下,榮威DMH 6.0更像是“均衡無明顯短板”的多面手。112馬力的發動機加上186馬力的P3電機,能夠確保在爬坡、超車等需要強勁動力輸出的場景不掉鏈子,長達160km的純電續航里程讓它具備更長的純電行駛里程。在AI軟件控制下,電池的SOC下降更為緩慢,對比傳統混動系統,“AI油電最優分配”的策略能夠拉長保電續航里程,讓發動機更多地運行在高效區間,能耗自然越低。
因此,榮威DMH 6.0既能規避DM-i的動力短板,又彌補了EM-i的能耗問題,而用車成本的差異則更能體現“技術價值”。

按照油價7.11元/L、谷電0.307元/度計算:榮威M7 DMH配備55L油箱和19.7kWh電池,綜合續航2050km,平均到每公里的成本約為0.194元;銀河A7配備60L油箱、18.4kWh電池,綜合續航2100km,每公里的成本約為0.206元;秦L油箱65L,電池15.87kWh,綜合續航2100km,用車成本約為0.222元/公里。
對于混動車型,用戶的另一大顧慮是“可靠性”與“后期維修成本”,在這方面榮威更是給出了嚴苛的測試驗證標準與行業最高標準的質保政策。
其中發動機歷經百萬次啟停、-30℃至117℃溫度沖擊測試以及“三高”測試,極端環境下性能衰減不足5%;變速箱與電驅電控臺架耐久達400萬公里、全油門加速循環超10萬次,整車耐久1000萬公里遠超行業30萬公里標準;電池方面,通過“10噸擠壓防護、IP67+IP69K防水、實時熱失控監控”三重防護,全球累計40萬塊電池零自燃。

此外,榮威M7 DMH提供行業領先的發動機、變速箱、三電等五大件終身質保,真正具備更低的使用成本和更低的維修成本,讓用戶“買得放心,用得安心”。
榮威用DMH 6.0,重新定義“中國混動技術標準”
從2013年榮威550 PLUG-in開啟混動1.0時代,到2025年DMH 6.0超級混動系統落地M7車型,在這12年里,榮威DMH系列始終堅持全棧自研,推動中國混動技術從“跟跑外資”走向“領跑全球”。

同樣,技術實力決定了榮威可以從用戶需求出發,提供更具前瞻性的產品。
最新發布的購置稅減免政策表明,明年1月起純電動續航里程低于100公里的插混車型將不再享受購置稅減免政策。

榮威M7 DMH全系標配160km同級最長純電續航,并且限時美好價8.58萬元起,真正讓用戶消除“買得起用不起”“怕維修”的顧慮。
寫在最后:
當DMH 6.0混動系統能同時實現“長續航、低能耗、強動力、高安全”,并以親民的價格交付給用戶時,這正是中國汽車品牌技術自信的體現,也是中國混動真正的“王者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