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時今日還能留在中國市場上的外資品牌,盡管各有各的難處,但是從大周期上來看,無一不是盆滿缽滿。而在逆風局開打的當下,每個品牌的選擇和姿態也截然不同:有的選擇收縮戰線,將盈虧平衡點壓至最低,以求安全過冬;有的則幾乎放棄抵抗,任由市場份額流失;有的嘴上說積極轉型,身體卻誠實地原地打轉。而日產汽車以一場盛大的品牌之夜,宣告了另一種可能——盡管承受著市場壓力,但日產對中國的重視從未動搖,甚至將中國定位為全球戰略的支點,不僅要“為中國造車”,更要“從中國走向全球”。這種策略并非一時沖動,而是基于四十年深耕的清醒判斷。日產汽車公司首席執行官伊凡·埃斯皮諾薩在品牌之夜上直言:“這場轉型的關鍵在中國。”這句話背后,是日產對中國市場速度、技術引領和用戶洞察的深度認可,也折射出外資品牌在華發展的一個縮影:短期的波動不足以撼動長期的戰略定力。

回望四十年前,日產汽車在北京設立辦事處,成為較早布局中國市場的外資汽車品牌之一。這段歷史不僅是時間上的積累,更是戰略上的鋪墊。四十年間,日產與中國消費者攜手共進,從最初的試探性合作,到如今將中國視為全球標桿市場。這種長期主義的態度,與那些在風浪中退縮的品牌形成鮮明對比。日產與東風汽車的合資企業已走過二十二年,這不僅是資本的結合,更是戰略上的“合心”與行動上的“合力”。

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周鋒在致辭中強調,這家合資公司至今仍是中國汽車行業合作規模最大、合作層次最深、領域最廣的項目。這種深度綁定,讓日產在中國市場擁有了根植本土的韌性,而非浮于表面的短期投機。然而,堅守不代表固步自封。面對中國市場的激烈競爭,日產中國管理委員會主席馬智欣坦誠,剛回到中國時曾深感壓力,但很快意識到轉型必須加速。這種從壓力到行動的轉折,正是日產前瞻性的體現。

兩年來,在總部更高信任和授權下,中國團隊獲得了產品定義、開發節奏、供應鏈整合等方面的更大主動權。這種放權不是放任,而是基于對中國市場獨特性的尊重——這里的發展速度和技術迭代,正為全球行業樹立標桿。馬智欣的自信來源于“技術日產”的長期積累,無論是Formula E賽場上的成績,還是本土精英與全球人才的融合團隊,都成為應對變局的底氣。更重要的是,日產開啟了Glocal模式,即全球視野下的本土化實踐,這不再是簡單的“進口車本土化”,而是真正從中國需求出發,反向驅動全球創新。
戰略的落地,最終要靠產品說話。在品牌之夜上,埃斯皮諾薩揭曉了兩款全新車型:全球首款插電式混合動力轎車N6,以及全球首個搭載鴻蒙座艙的燃油車·鴻蒙座艙。這兩款車不僅是技術上的突破,更是日產“多元動力開發”能力的印證。N6基于日產全新新能源技術架構,延續了品牌的高品質與高可靠性;而天籟·鴻蒙座艙則聯合華為,以第一梯隊智能化水平塑造燃油車智能新標桿。它們將于未來幾周內正式推出,同時,日產還正積極籌備于明年將ZNISMO車型引入中國。ZNISMO承載純粹賽道基因,踐行“將賽道技術應用于公路駕駛”的承諾,這進一步顯示了日產對中國市場需求的精準捕捉——不僅要滿足大眾,還要點燃激情。

產品的成功,離不開用戶的檢驗。品牌之夜上,“最家”假期體驗官李思思分享駕駛N7的感受時,提到“舒適感、安心感治愈”,這看似簡單的口碑,卻折射出日產“以用戶為中心”的品牌價值。四十年間,日產就像一位不善言辭卻細致周到的老朋友,陪伴千萬家庭追逐夢想。這種情感連接,在激烈競爭中尤為珍貴——當技術同質化加劇,用戶體驗成為差異化優勢。日產車主的故事,無論是穿越無人區的可靠護航,還是日常生活的溫暖陪伴,都生動印證了這一點。

品牌煥新是另一場暗戰。繼“盡興由NI”主張后,日產正朝“年輕、創新、充滿激情”方向進化。高管親民互動、大膽啟用年輕人才,這些舉措不是作秀,而是基于對中國年輕消費者需求的洞察。當前廣受好評的N7、N6等車型,正是由年輕的中國設計師團隊打造,他們更懂本土審美,在AI盛行、設計趨同的時代,賦予產品獨特美學。這種年輕化不是表面包裝,而是從產品定義到營銷的全鏈條重構。
然而,日產的野心不止于此。埃斯皮諾薩強調,中國團隊正幫助將中國定位為全球戰略的關鍵支柱,并為新能源汽車發展和出口增長做出重要貢獻。這意味著,日產在中國的投入,正從“市場收割”轉向“價值輸出”。以中國為基點走向全球,這需要勇氣,更需實力——例如,鴻蒙座艙的搭載,不僅是技術合作,更是對中國智能生態的擁抱。這種開放態度,與那些擔憂“技術外溢”而收縮的品牌形成反差。

四十年是一個節點,更是一個起點。日產的“敢為人先”基因,在電驅化、智能化浪潮中再次凸顯。從合資歷史的深度,到新產品的廣度,再到全球戰略的高度,日產在中國市場的布局呈現出一個閉環:以歷史積淀為基,以用戶需求為本,以技術前瞻為翼。這種策略并非沒有風險——中國市場的競爭白熱化,任何誤判都可能放大壓力。但日產的回應是加速轉型,而非退縮。正如品牌之夜的主題“四十載,伴NI行”,這既是對過去的回望,更是對未來的承諾。

日產在中國的故事,早已超越了簡單的市場策略,成為外資品牌在華發展的一個范本:在壓力下保持定力,在競爭中堅持創新,最終將本土化升華為全球化。這將不僅是日產的勝利,更是對中國市場潛力的肯定。當許多品牌在十字路口徘徊時,日產以行動證明,前瞻性不是預測未來,而是創造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