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國內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本質上還是受到了很多制約,其中人們對于新能源汽車本身的擔憂,就占據了很大的比例,所以新能源汽車在滲透率快速超過50%之后,和燃油車形成了“對峙”局面,滲透率再上升就顯得比較困難了。所以新能源汽車想要突破“結界”,讓滲透率實現大的突破,還是需要內力和外力的共同作用。

不過10個月出現的兩個消息,讓我們看到了很大希望,這兩個消息的傳來,可能會在明年發揮作用,讓燃油車的處境更加尷尬,而主打燃油車的合資品牌,或者豪華品牌,可能就要稍微“倒點霉”了……
首先就是純電續航里程不足100公里的插混和增程車型,將在明年被剝奪購置稅減免的資格。明后兩年,國內的新能源汽車將被征收一半的購置稅,也就是按照5%征收購置稅,但是這其中不包括純電續航里程100公里以下的插混和增程,相當于從另一個側面表明,對于那些“電池”的作用不夠明顯的插混和增程車型,相關層面已經不承認其新能源汽車的身份了。

所以明年插混和增程的入門級水平,就是純電續航100公里以上,之前PLUS等車型推出了7.98萬元的車型,純電續航里程128公里。這就是一個大的信號,明年大多數插混和增程車型,入門價格和純電續航里程,已經也都要看齊這個水平。這對于燃油車,尤其是10萬元左右的燃油車來說,不啻于滅頂之災,因為產品力明顯加強了,用戶的使用體驗會更好,毫無疑問將對同等價位的燃油車形成壓制。

而且這也傳遞了一個信號,那就是相關層面也認為,要不遺余力強化新能源汽車“電”的作用和地位,而不是發動機和油箱的作用!
另一個消息,就是零跑推出了80度大電池、支持800V高壓快充的增程車型D19,純電續航達到了500公里以上……零跑這么做了,今明兩年,就會有大量價格在30萬以上的插混和增程會采用這樣的模式。因為現有的插混和增程,就算是中高端車型,也都有同樣的痛點,那就是純電續航里程太少、且充電速度太慢。所以這輛車的出現,不僅完成了對插混和增程車型的“顛覆”,也在一定程度上讓那些對中高端純電車有續航焦慮的人們可以放心購買這類車型。

原因也很簡單,這種車型本質上就是純電車,因為80度電池、800V高壓快充、500公里純電續航里程,這都是很多純電車的標準參數,但是這類車又有增程器和小油箱。所以絕大多數時候,這類車不管在城區通勤還是長途行駛,都是可以當純電車開的,因為充電速度足夠快,只有到了十一、春節這種人流量比較多,或者電池續航打折比較明顯的時候,增程器偶爾發揮一點作用。

這樣一來,很多預算相對充足的小伙伴,就更愿意購買這類車型了。30萬以上的價格區間,基本上就“直搗”豪華品牌中高端燃油車的腹地了,很多30萬—50萬級別的豪華品牌燃油車,基本上都沒有和上述這些大電池增程對壘的能力,畢竟這些車還有更有斷代感的智能駕駛輔助和智能座艙,這種結構性的變化,會讓人們購買燃油車的必要性持續減弱。

所以上面兩個變化,本質上就是新能源汽車的再進階,更加強化了新能源汽車的門檻和適應能力,對于已經處于落后地位的燃油車來說,壓力已經非常大了。所以可以預見的是,明年會有很多合資品牌燃油車銷量大幅度下滑,合資品牌的危機感會更加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