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上汽大眾與德國機器人公司Neura Robotics簽署戰略合作諒解備忘錄,雙方將共同在汽車制造領域開發并部署認知機器人系統。而在此之前,上汽大眾已經密集地推出多款智能化新品,從8月初上市的全新上汽奧迪A5L Sportback,到9月中旬上市的奧迪E5 Sportback,還有9月底的2026款Pro家族集中上市。
《E汽車》認為,不論是牽手全球頂尖機器人企業筑牢制造根基,還是密集推出智能新品打破動力形式壁壘,其均體現出上汽大眾對“合資2.0”時代的深刻理解,也勾勒出了上汽大眾轉型軌跡與未來競爭核心。

合資2.0時代的戰略升維
隨著政策法規落地、技術迭代成熟與用戶智能化需求攀升,我國汽車智能化已進入深水區。面對高強度競爭與技術快速迭代的復雜環境,如何保持戰略定力、實現高質量發展,成為所有車企面臨的嚴峻課題。
上汽大眾則選擇了“油電同智”的差異化路徑,精準把握市場趨勢,實現用戶體驗升維。相較于去年,今年“油電同智”的戰略宣言已進入規模化落地階段。通過與合作伙伴深度打磨,高階輔助駕駛系統成功搭載于主力燃油車型,實現了技術的躍遷。
科技朋友圈擴容,筑牢轉型基石
汽車智能化的實現,離不開制造端的先行革新。10月16日,上汽大眾與德國認知機器人領域先驅Neura Robotics簽約,為智能工廠建設注入新動能。雙方將聚焦汽車制造核心場景,共同開發部署認知機器人系統,進一步提升生產效率與靈活性。

這一合作是上汽大眾“科技朋友圈”持續擴容的縮影。2025年上海車展期間,上汽大眾已經與Momenta、華為、高通等10家科技企業完成深度簽約,形成覆蓋智能駕駛、座艙、芯片等領域的生態矩陣。

在自身制造基地升級上,上汽大眾同樣步履不停:自2015年啟動安亭基地智能化改造,到2021年新能源工廠成為創新孵化基地,再到今年8月上汽奧迪AUDI智造基地投產,這座實現關鍵工序100%自動化、支持全系混線生產的工廠,成為德系精工與中國智造融合的標桿。
如今,上汽大眾正從“造好車”向“造可持續的產業生態”延伸。通過整合全球技術資源與本土創新力量,上汽大眾正以“鏈主”身份帶動產業鏈升級,將安亭產業園區打造為世界級智能網聯汽車產業承載區。

新品密集落地,打破體驗邊界
如果說智能制造是“內功”,那么產品端的智能成果則是最直觀的答卷。今年8-9月,上汽大眾多款智能新車相繼上市,以燃油與新能源產品的同步進階,踐行“油電同智”的承諾。
全新上汽奧迪A5L Sportback作為全球首搭華為乾崑技術的燃油車,打破了“燃油車難享高階智能”的偏見,讓德系操控與智能輔助無縫融合,精準擊中年輕精英對科技與駕趣的雙重需求。

上汽奧迪新品牌AUDI的首款車型——奧迪E5 Sportback,則展現德系基因與中國智電科技的深度融合。其搭載奧迪與Momenta聯合開發的行業首個“德系Driving DNA+端到端飛輪大模型”方案,覆蓋城市、高速與泊車全場景;全新AUDI OS操作系統,深度融合高通驍龍8295數字座艙芯片,打造超感互動數智座艙;首創的“輔助駕馭”三種模式,讓智能系統適配中國用戶駕駛偏好,延續奧迪純正駕控質感。

9月底上市的Pro家族(途昂Pro、途觀L Pro、帕薩特Pro),將IQ.Pilot增強駕駛輔助2.0帶入燃油車市場,其端到端高快NOA功能可實現自動變道、避障繞行等核心場景需求。為攻克燃油車智能化難題,上汽大眾與卓馭歷時1400多天優化出非線性控制算法,以確保極端環境下系統穩定運行。

上汽大眾的“油電同智”戰略已在市場端收獲積極反饋。今年前三季度,上汽大眾終端銷量達78.7萬輛,其中9月單月銷量達9.13萬輛。
在燃油車基本盤方面,智能化賦能成效顯著。朗逸家族9月終端銷量2.2萬輛,在A級燃油轎車市場獨占鰲頭;帕薩特家族月銷近1.9萬輛,持續引領B級燃油車市場;途觀家族同樣表現不俗,單月終端銷量超1.9萬輛。
而奧迪E5 Sportback上市30分鐘訂單即破萬的成績,則充分證明了其深度融合德系基因與中國智電科技的路線獲得了市場認可。
安全為基,堅守品質底線
2025年,“智駕與安全”已經成為行業高頻話題。一邊是智能輔助駕駛需求無可阻擋,一邊是給智能輔助駕駛套上“安全的韁繩”。上汽大眾始終把安全放在第一位,這種堅守貫穿于技術落地的每一環。

不同于追求“全程無接管”的噱頭,上汽大眾更強調“人機共駕”的默契,這種對用戶負責的開發邏輯,恰是其智能化產品獲得認可的關鍵。

面向未來,上汽大眾的智能化布局已延伸至更長遠的賽道。2026年,上汽大眾將上市6款全新新能源車型,包括3款插電混動、2款增程、1款純電;到2030年,將推出超20余款全新車型。
寫在最后
從智能制造的底層革新,到油電產品的智能平權,再到安全底線的堅定守護,上汽大眾正以開放合作的姿態與久久為功的技術沉淀,在汽車產業的智能浪潮中錨定自身坐標。正如其從“造好車”到“造產業生態”的升級,這場轉型不僅關乎企業自身的未來,更在重新定義合資車企在智能化時代的核心價值。